Search

[採訪花絮]
每年六月都會有就醫指南系列專題,是多數記者還算期待的一期,因為可以環島,到處...

  • Share this:

[採訪花絮]
每年六月都會有就醫指南系列專題,是多數記者還算期待的一期,因為可以環島,到處聽故事。

2015年的主題為「厝邊好醫師」。名單中有這位醫師呂炎原,那時主動提出想訪這位,不單是因為可順道回家、騎逋逋去採訪(94爽~),還因為他也曾是我阿嬤的主治醫生,當然這我沒寫,誰在意我阿嬤哪位?

我不知道你們看醫生的經驗是如何?

對我來說,醫病關係不是緊張那麼簡單,是權力關係,類似Susan Sontag在《疾病的隱喻中》說的:「人們習慣從反方向詮釋事情;我們認為疾病代表了這個人──什麼人生什麼病。」、「你的疾病在告發你這個人」。我擔憂醫生從我生的病來判斷我的性格,就像每次去看中醫,他就會數落你的生活習慣一樣,搞得好像喝冰、晚睡是我道德淪喪似的,看病都有種卑微感,但他們明明就只是一群考上第一志願的書呆子阿!這樣怎能有正面的醫療效果?等叫號更是痛苦,如同等宣判,是種折磨人的招喚,絕對是。

可是,這個醫生讓我鼻酸了(那不叫他書呆子)。當我跟診一個上午,在旁邊看他與病人互動,我相信如果我是他的病人,一定能很自在且放心地將自己交給他,我不用自卑,我無需隱瞞什麼,只管信任他,甚至可以跟他撒嬌,醫生救救我。

看診的阿嬤一號說:「你不在,我也不看別的醫生,我就不吃藥。」
看診的阿嬤二號說:「呂醫師,我要屬了,心臟快停了。」
「你有沒有乖乖吃藥?」
「沒有。」
「你看看你不乖,死掉正常!」
「好啦,我回去會吃。」

這是我聽到的對話,不時在旁邊偷笑,這個笑是從心底的,有溫度。

那次跑就醫指南,常訪到鼻酸,原來這社會有那麼多善良又專業的人,至少,在幫我們照顧身邊的人、照顧我們,覺得很幸福。

#薰鮭魚 #採訪手記 #好醫生 #台南 #郭綜合 #醫病也要醫心 郭綜合醫院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工作或媒體相關專訪洽談,請直接私訊或來信Lch715@gmail,謝謝! 文字工作一段時間,有點潔癖,有些堅持。沒寫出來的總比寫出來的好看,腦子需要清容量,故事需要被分享,希望你願意看。
View all posts